... a moment in time ...

Wednesday, September 10, 2025

词:徐志摩 / 罗大佑

曲: 罗大佑



当我死去的时候

情爱的别为我唱悲伤的歌

我坟上不必安插蔷薇,也无需浓荫的柏树

让盖着我的青青的草,淋着雨也沾着露珠

假如你愿意请记得我,要是你甘心忘了我吧。


在悠久的昏暮中迷茫

阳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许,也许我还记得你

我也许把你忘记


我再见不到地面的清荫

觉不到雨露的甜蜜

我再听不到夜莺的歌喉

在黑夜里倾吐悲啼

在悠久的昏暮中迷茫

阳光不升起也不消翳

我也许,也许我还记得你

我也许把你忘记

Wednesday, July 2, 2025

忘了我记得


我害怕你突然走了,
但我其实更害怕你一直走不了。

有些事不管你准备了多久,
事情发生的时候,
你的难过一点都不会减少。

我从来不觉得我爸会变老,
但那天看到他的背影,
我忘了,
人,都是一瞬间变老的。









Sunday, August 18, 2024

Spending time ... Time is not an asset




"Spending time" is actually a more appropriate idion for how we live our days. After all, we spend time the same way we spend money. Even if time is not an asset for you to own, we are constantly spending it. We also see this in the Chinese idion 花时间 just as we say 花钱.

So clearly we must spend our time wisely. Unlike money, we cannot put time in a bank to earn interest in the form of extra hours or days. There is definitely no equivalent of a Central Provident Fund Retirement Account where we can stash our time savings to be drawn out at our leisure in the future.

But to borrow financial parlence, how do you manage your time wisely for maximum returns? Is it all for self-actualization and pursuit of personal goals?


.


Thursday, August 15, 2024

有一天 (OGB)




如果有一天
發現父母愛吃煮得爛爛的菜

如果有一天
發現父母喜歡吃稀飯

如果有一天
發現他們過馬路行動反應都慢了

如果有一天
發現老父老母的一些習慣不再是習慣時
就像他們不再想要天天洗澡時

如果有一天
發現吃飯時間他們老是咳個不停
千萬別誤以為他們感冒或著涼
(那是吞咽神經老化的現象)

如果有一天
鞥發覺他們不再愛出門 ……

他們真的是老了


父母子女這一場人世相逢
是用來相親相愛
而不是相恨相殺的

人最大的教養
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

就算他再弱小
就算他平時再不起眼

為了孩子
他們也會以一個
父親或母親的名義
與生活針鋒相對

孩子就是他們的血
是他們的肉
是融到他們骨頭裡的牽掛

孩子是他們的第二次投胎
這是一場盛大且深情的遇見

生養之恩
總大過一耳光的仇

寬容父母的小過錯
原諒他們的不完美
是人最基本的德行

為人父母
天天為雞毛蒜皮犯愁
試問誰能做到完美無缺?

所有父母肯定都會犯錯
有時候他們摳門、有時候過於嚴厲、有時候脾氣失控

還會責怪他們對你缺乏陪伴
讀書太少無法幫助自己學習

觀念陳舊進場引起矛盾
但是生養之恩 抵過一切


王朔曾給女兒寫過一段話:

我不記得曾愛過自己的父母

小時候怕他們
長大後開始煩他們
後來見面就吵
再後來就是瞧不上他們
躲著他們

再後來
一想起他們心裡就難過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
原諒父母的不完美


有時候我們思考一下:

為什麼父母現在不敢在我們面前大聲說話總是欲言又止?

為什麼父母對於日常發生的小事不再對我們嘮叨?

為什麼父母在我們面前甚至顯得小心翼翼?

因為我們長大了?


因為我們變了

我們變化的態度讓他們措手不及

還有那些不經意的小事往往傷害他們更深

世間最悲涼的事情莫過於在自己白髮蒼蒼之際

還需要照顧子女的情緒
在子女面前甚至需要小心翼翼

父母在 人生尚有來處
父母去 人生僅剩歸途

給父母一個好臉色
這不僅是基本的
也是舉手之勞

這體現了一個人的素養
關鍵這是感恩之情

多想想父輩們對於自己的全心付出和哺育之恩

和諧的親子關係也是每個人內心能夠安穩的重要保障

這世上
最讓人追悔莫及的一件事就是 ~
自以為的甩給父母一張臭臉
然後冷漠的告訴他們:
「你們錯了你們真笨 你們真傻 。」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
寬容父母的那些小過錯
原諒他們的不完美
是一個人最大的教養

自己會責怪他們的種種過失
覺得他們欠你一個更好的人生
可是他們已經付出所有
難道沒有欠他們耗費在你身上的許許多多財力 精力和感情嗎?

更重要的是如果僅僅惦記父母的錯
那最終懲罰的其實是你自己


三毛曾說過:

父母年紀比較大了
要改變一個成年人的觀念總是比較困難的

所以在許多地方還是需要青少年諒解父母
善待父母吧

父母就是我們的根
如果根過得不好
枝葉怎麼可能茂盛

善待父母
就是給自己澆水施肥

當他們慢慢老去時
多些細心 多些耐心 多些包容

千萬不要讓他們變得小心翼翼
他們活得也不容易

與其冷漠 不如積極溝通 去化解
如果化解不了
就要學會自己去原諒

因為人最大的教養
就是原諒父母的不完美

Monday, October 23, 2023

别生气




如果你也是经常生气,有着易燃易爆炸的性格,或者为了他人,经常压抑自己的情绪,那么你定要看看这本书!

你可以生气“的意思是:任何情绪的出现都是正常的,你不要压抑、否定、忽视自己的情绪;
但不要越想越气的意思是:不要情绪化思考

人生里有太多的 “我以为”,这一点就导致了好多问题和冲突,我以为别人会去处理这件事情,而我并没有做任何事情,最后出问题的情绪就来了;
我以为伴侣或朋友应该重视纪念日或生日,然而没有于是觉得生气;
种种问题一半是自己制造出来的

放低期望值并试着去理解对方,站在对方角度思考;
如果是陌生人,能过得去就算了,没必要发火,这辈子也不会再见到他了,如果真要较真,我会想一下值不值得花时间处理,觉得不值得就算了
控制情绪这种事情,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只能是慢慢学习慢慢来了

🍀尊重彼此的 “领域”,是成年人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的必要条件
🍀“假装自己没有闹情绪”,压抑内心翻涌的情绪不仅会形成一种巨大的压力,而且自我压抑的状态也会让自己无法专注于旁人的沟通交流
🍀关注情绪,认可情绪,才能把真正的感受传递给别人,避免误解的产生
🍀未能与对方沟通,自己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常常是矛盾的来源
🍀我不用说,对方也应该知道这种想法的人际关系造成不必要的阻碍
🍀可能有些人会把“摆脱控制,毫不掩饰情绪” 称为 “吐露真情” ,这种理解是错误的

《你可以生气,但不要越想越气》
wasap.my/60123173363

Tuesday, October 26, 2021

张小燕 - 50岁以后,别自做多情

張小燕的一席話:50歲以後,不要自做多情,每一點都很現實


http://newworld5888.com/archives/6321

2020年11月17日



天馬行空,我行我素。

如果自己有閒錢,就看美景、享美食,

充分享受社會回饋給我們的美好

生活,彌補我們這一代的缺失,找回失去的自我。

沒有希望就沒有失望。

只有身體能自理,就要與兒女分居,獨立生活。

不能把「幸福晚年」寄託在兒女身上,

而是要根據自身的條件和社會的現實,

以自己的能力來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


常言「久病床前無孝子」,要有自度難關的準備,

要與子女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把痛苦困難總對兒女講。

否則,孩子們會煩你的。


別把親情看得太重,別再牽動太多的親情,

到了人老沒用的時候, 親情已經對你敬而遠之。

不要自做多情地去惦念別人,從而加重感情的負擔。

別去充英雄好漢,自找沒趣,別輕易答應為別人做什麼。

少說「是」,多說「不」。

有壓力和負擔的事情別去做,

少為自己安排固定時間的固定任務。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一點一點的捨棄。


要輕鬆自在很簡單,打理好「自己的事」。

不要去管「別人的事」,別操心 「老天爺的事」。

首先把自己的事情管好,少給子女添麻煩也就是貢獻了。

子女多的老人,儘量不要留有遺產,免得子女們為爭奪家產打官司。

有經濟能力的老人,要把自己的最後一筆喪葬費也預留出來,

這樣兒女們才能心安理得送好你最後一程。

中老年人對任何事情都不能太癡心太投入了,

不然就會自食苦果,沒人可憐!


活著就是勝利,賺錢只是遊戲,健康才是目的,快樂更是真諦。

百年之後,你睡你的,我睡我的。

再美麗的語言也無法跟你溝通,

因為我們要沉睡,睡很久,很久. 所以,身邊的人要相互珍惜,

因為每個世人的時間都越來越少,最終 還是要互相分離。

不要爭執,不要鬥氣,好好説話,相互理解!

好好珍惜對你好的人 ,失去了,怎樣也找不回來。

離開了,互聯網也聯繫不上!


生命,每個人只有一次,或長或短;

生活,每個人都在繼續,或悲或歡;


人生,每個人都在旅途,或起或伏。

人無完人,事無完美。


有些小人,你不須計較,計較會煩;

有些繁事,你不必在意,在意會累。


世界很大,人心很細,哪能不遇到小人?

紅塵很深,人世浮華,哪能沒有心煩事?

想得淺一點,活著就該隨遇而安!

看得淡一點,頭頂就有一大片藍天!


誰都會害怕失去,因此是拼了命的珍惜,後來卻還是什麼都留不住。


人到老年,還是順其自然吧!無可奈何也好,心態淡然也罷,認認真 真地活在當下,自然發覺生活也並不是那麼難捱。


人一輩子,有人羨慕你,有人討厭你,有人嫉妒你,有人看不起你,

沒關係,生活就是這樣,你所做的一切不能讓每個人都滿意,不要為了討好別人而丟失自己的本性。


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看法;

一樣的耳朵,不一樣的聽法;

一樣的嘴巴,不一樣的説法;

一樣的心,不一樣的想法;

一樣的錢,不一樣的花法;

一樣的人們,不一樣的活法。


再優秀,也得要碰上識貨的人;

再付出,也得遇上感恩的人;

再真誠,也得趕上有心的人;

再謙讓,也得面對珍惜的人。

你所知道的不要全説,你所看到的不要全信。

這個世界,不是用眼看,而是用心品。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

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捨半行善;

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經賢;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

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

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用心數數,我們的生命已經過半,還有多少日子夠我們浪費,

夠我們消遣,夠我們作踐,夠我們感嘆。

好好的活著,簡簡單單地過好老年的每一天!

Monday, April 29, 2019

离家出走



放心,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应该多加几个字 - 
   家,出    ... 走到了台北。

撇开回澳洲探父母和公干不算,在记忆里搜寻那最后一次,也都已不能完全确认了。可想而知,那是多么遥远的历史。

台北旅游数次,公共交通发达,语言沟通无碍,生活水平较低,也结交了几位亲切友善的台胞友人与同事。所以一谈到访台,毫无一丝犹豫。这一次之所以能成行,基于几个因素。

(一)同事曾小妹(自己号称真空弹)迁移台北大半年,三月分两位同事接二连三拜访并住宿曾小妹家,也同步分享了旅程的点点滴滴。羡慕!

(二)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台北卖包的Kelly刚好也在三月份频频联系中。巧合。

(三)最后就凭Cher施的一句,老公抽不出时间,那你自己过来,你留一天给我,就这样禁不起怂恿,心动不如行动,44日毅然订票,425日启程。

票一订,饭局也在启程前一一约定。这一趟54夜台北游,完全以友人相聚为前提。吃得多,聊了更多。

Cher预定了米其林必比登(Bib Gourmand) 推荐的“My” (福建话谐音也就是别走的意思)。这家传统台菜店名的招牌菜有几道。虽说凭网上口碑慕名而来,但吃得有点小失望。三口饭加上肥猪肉的卤肉饭TWD80招牌菜脯肉普普通通,唯一鲜蚵烘蛋的鲜蚵肥美多汁,但不足以补偿失多于得的第一次尝试。再给它多一次机会,下一次招多几个朋友,点上招牌菜,希望能媲美其他食客的美食经验。

这一次也逛了逛听说快要重建搬迁的南门市场。场地比想象中小,人群也没几个。底层卖新鲜肉类蔬菜,干粮零食糕粿于一楼,小型熟食区则在三楼。买了草仔粿,松糕回曾小妹家一起试吃;再点了一份有机芋圆粉圆豆花就地解决。平时不爱木薯粉制成QQ嚼劲的珍珠;这次破例吃得净碗见底。

原本这一趟到台北无一席之地的观光行程,在施妈妈的精心安排下,阳明山也成为这一趟的亮点。除了新鲜甜美并廉价的阳明山山菜,也到蒋公宋美龄位于阳明山的第一官邸 (草山行馆 )上了一堂台湾近代史课, 还在诗情画意的草山玉溪赏石雕喝下午茶。不知不觉,就这样悠闲舒服的过了一个星期天,也是回程的前一天。

最后一晚兜了兜临江街夜市,隔天中午第一次试了信义-ATT4FUN-捞王的猪肚汤底火锅,沉醉在友人热情款待中;也就结速了这一趟的台北独游。爽!!

My Blog List